科技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堅持“技術向善”應當是數字時代科技企業所追求的價值觀念。然而現狀卻是,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只能通過移動操作系統自帶的APP市場安裝;剛在瀏覽器搜過任何品牌或關鍵詞,搜索引擎就會在后續頁面上展示相關廣告信息?,F在的互聯網似乎一改“開放、分享”的初衷,因為逐利和競爭而變得封閉、壟斷。除了利用個人信息、興趣進行精準推送、服務改良,企業對于個人信息和隱私的利用正在變得沒有邊界。日前,一則關于企業通過軟件對有離職傾向的員工進行分析的新聞震驚公眾。網傳信息顯示,涉事企業通過一套名為“行為感知系統”的軟件來查看員工詳細的離職傾向行為:包括某鞠姓員工訪問求職網站23次,投遞簡歷9次等上網行為,及含關鍵詞的聊天記錄254條。這讓該套行為感知系統開發和提供方——深信服被推至了輿論聚光燈下。圖片來源:深信服官網01.構成侵權,但無監管針對此類事件,網絡上有網絡安全行業從業者介紹,企業運用此類“上網行為管理”軟件,是擔心企業數據外泄,用以震懾員工。同時也直言,此類軟件會侵犯到員工個人隱私。有律師表示,用人單位出于管理目的,在員工知情的情況下,可以有限度地使用該種管理軟件,若侵入員工的